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/ 新闻动态

誓节镇:全家齐上阵 书写“最美”战疫故事

发布日期:2020-02-08 10:25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1527 字体:

“打仗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。”这句话在誓节镇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家庭得到体现,为了抗击疫情,他们投身战疫一线,大公无私、为公舍家,成为誓节镇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匡贵华是誓节镇石鼓村村民,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人,得知当前防疫形势严峻,2月6日上午,匡贵华主动联系到村委会,表示要捐款一万元用于疫情防控。“村干部、医护人员都在一线拼命,作为普通人,希望尽我所能能帮多少帮多少。”匡贵华说。他热心于公益事业,2008年大雪封路,为疏通村民出行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他第一时间开来挖机义务铲了两天的雪。这件事让石鼓村的老百姓印象深刻。妻子李军燕是石鼓村的一名村干部,疫情发生后,她几乎是白天黑夜连轴转,摸排走访外地返乡人员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劝散聚众扎堆群众,事无巨细,不说苦不叫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李军燕的父亲李连木是一名老党员,入党已有45年。得知村里要设立交通卡口时,老人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,每天天刚亮他就来到卡口,同村干部及其他志愿者守好防疫工作的一线大门。李连木同志年过七旬,甚至还身患癌症,工作时间长了很是吃力,村干部几次想要说服他在家休息,却被他一口回绝,“女儿女婿都在一线抗疫,我怎么能闲着”。他们一家用实际行动彰显现了一个家庭的优良作风和使命担当。

蔡锦玮是誓节镇石鼓村的一名村医,妻子赵传芬是石鼓村妇联主席。自得知武汉疫情发生的第一天夫妻俩便携手冲上了战“疫”一线。石鼓村湖北返乡人员较多,人口复杂,蔡锦玮每天都要跑许多家替他们测量体温,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。妻子每天更是包保对象——办公室两点一线,高强度的工作常常令她误了饭点,有时候就只能拿方便面应付,赵传芬毫无怨言,她说这是她的职责和担当。2月4日晚9点得知有一户返乡人员突感不适,蔡锦玮和赵传芬立即赶到其家中,第一时间为其测量体温,检查身体状况,并耐心安抚他的情绪,直到确定其身体无恙后才离开。

为了支持夫妻两的工作,蔡锦玮的父亲蔡开昌在防疫期间,将“小喇叭”按到自己的车上,每天开着车大街小巷地宣传防疫注意事项。一家人就这样分散在各个岗位,相互鼓励,共同奋斗,各自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彼此。

像匡贵华、蔡锦玮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,他们是普通人,是奋战在基层一线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缩影,但他们又是普通人中最不普通的人,他们舍小家,为大家,齐心协力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。在誓节镇石鼓村,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“普通人”,用自己的方式在支持着抗疫工作。

石鼓村李家边组村民组长刘可刚,得知村里要设立卡口,需要志愿者时,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,并主动提出自己比较年轻,愿意值守夜班,把白班留给其他的同志。由于石鼓村面积较大,涉及人员多,摸排所需时间长,他就驾驶自己的车辆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摸排登记,争取一切时间将疫情隐患及时排除。妇女代表苏丹得知村里口罩等物资不够用,特意托朋友从外地订购了100个口罩给予捐赠。见到大家自发设立卡口,为全村人守住安全防线,党员汪普新、村民张继、刘庆自费买来水果、牛奶等食用品送到卡口值班室表达心意。

心意虽小,爱却无限。涓涓细流,汇流成海。石鼓人民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,一个个奉献的家庭、一个个暖心的举动,一群群可爱的人,共同筑起了这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